微信
顶部

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山体要闻 > 正文

山体要闻

体院学子风采靓 见义勇为本领强

发布时间:2017-08-31 00:00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

【收藏】 【打印】 

山东体育学院优秀学子海浪中勇救溺水者

8月15日,日照第三海水浴场,两名大学生余耀和朱自立被困潮水,情急时刻,卢世利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拼搏,带着满身划伤和鲜血,终于将被困大学生救上岸边,挽救了两条鲜活的生命。救人之后,卢世利和家人悄悄地走开了。

两名青年通过当地派出所了解到卢世利的联系方式,在电话中表达了感激之情。“没想到你会回来。”朱自立在与卢世利电话中念叨最多的就是这句。

“当时没想那么多,就是一种本能反应。而且,我坚信能将他们救上岸,这是咱们体育人的自信。”卢世利说。经多方打听,我们联系到了卢世利并对他进行了采访。

8月15日下午,卢世利带着家人和朋友一家到日照第三海水浴场游玩。19点多,一直陪着孩子在沙滩上玩的卢世利约朋友进海游一圈,“游到防鲨网附近时,发现防鲨网外有两个青年抱着游泳圈,其中一个向我们呼救,说因为涨潮被困在海中出不去了。”卢世利说。风浪越来越大,天也越来越黑,一波接一波的潮水涌上来。情况危急,卢世利和朋友没有多想,立即向两名青年游去,推着两名青年的游泳圈往岸边游,卢世利推着朱自立,朋友推着余耀。游了一会,卢世利的朋友因为腿抽筋,便先游上岸报警,并设法求救。没多长时间,险情出现,余耀只有脑袋露出水面,挥着手臂拼命扑腾,眼见着要沉入海底。朱自立让卢世利赶紧把余耀先带出去,卢世利拼尽全力快速地向余耀游过去,托了他一把,并把自己的泳圈给了他。借着潮涌的力量,一次次助推,一直把余耀送到离岸边很近的礁石上,看到他安全上岸。

卢世利将余耀推上岸后,已经累得气喘吁吁,可是潮涨得太快,一回头已经不见朱自立的影子,没有半点犹豫,卢世利立即折返回海水中寻找。“救上一个人后,肯定耗费了很多体力,再次折返海中救人,害怕过自己会出现危险吗?”记者问。“怕,但主要是害怕朱自立出现危险,怕一条生命在我眼前消失。”卢世利说。找了好长时间,终于,在离海岸100米左右的地方,卢世利找到了朱自立。一手推着朱自立的游泳圈,一手往前奋力游,浪越来越急,越来越大,在风浪来的时候紧紧还得拽住他以防浪头把两人分开。卢世利的体力消耗殆尽,但他依然咬着牙坚持着,一点点往岸边游着,终于把朱自立也安全带出海。“上岸后,真是已经虚脱了,左腿一走一抽筋,腿上、胳膊上、手上也到处是伤口。”卢世利说。

 “在海里的时候光想着救人,没想别的,快到岸上的时候,看见儿子在岸边不停地边跑边喊‘爸爸!爸爸!’,才知道家人有多担心。”卢世利声音哽咽地说, “不过,儿子跟我说‘爸爸真棒!’我觉得我不后悔,自己的举动是对儿子最好的教育。”

其实,早在2014年,卢世利在日照市万平口附近就曾救过溺水人员。

卢世利,日照莒县第四中学体育教师,1996年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系体育教育专业。“我从小喜欢体育运动,从山东体育学院经过系统学习后,不仅强健了体魄,丰富了理论知识,更重要的是道德情操的塑造,体育已经成为我毕生追求的乐趣。”卢世利说。多年来坚持体育运动,练就了他的好体魄。在自发成立的“莒州天涯户外”群里,卢世利还倡导成立民间救援队,无偿开展水上救援,得到了群里很多人的积极响应。

我校一直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教育的始终,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,培养出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,得到了社会的好评。卢世利的救人之举就是我校德育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最佳体现,卢世利本人则是当之无愧的山体精神的传承者。

“卢世利在校期间,思想上进,学习认真刻苦,乐于助人,积极主动的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工作。”卢世利大学期间的辅导员李维川这样评价他。(宣传部  刘蕾)

济南校区
地址:济南市世纪大道10600号
联系电话:0531-89655015   传真:0531-89655012
技术支持:维网科技
鲁ICP备19044059号-1
日照校区
地址:日照市山东路685号
联系电话 0633-8773111

鲁公网安备 37011202001292号